本站訊/通訊員何振龍
一、5S簡介
5S起源于日本,由于五個日語單詞的羅馬拼音****個字母都是“S”,所以統稱為“5S”。它們的具體含義為:
整理(SEIRI):就是區分必需和非必需品,現場不放置非必需品,
整頓(SEITON):就是能在30秒內找到要找的東西,將尋找必需品的時間減少為零;
清掃(SEISO):將崗位保持在無垃圾、無灰塵、干凈整潔的狀態;
清潔(SEIKETSU):將整理、整頓、清掃進行到底,并且制度化、管理公開化、透明化;
素養(SHITSUKE):對于規定了的事,大家都要認真地遵守執行。
二、5S的通用操作方法
整理:(1)對各自的工作場所全面檢查,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死角;(2)制定“要”和“不要”的判別基準;(3)將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場所;(4)對需要的物品調查使用頻度,決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;(5)制訂廢棄物處理方法;(6)每日進行自我檢查。
整頓:(1)整理的工作要落實;(2)布置流程,確定放置場所;(3)規定放置方法、明確數量;(4)劃線定位;(5)場所、物品都進行標識。
清掃(1)建立清掃責任區(室內、外);(2)執行例行掃除,清理臟污;(3)調查污染源,予以杜絕或隔離;(4)建立清掃基準作為規范。
清潔(1)落實前面3S工作;(2)制訂考評方法;(3)制訂獎懲制度,加強執行;(4)高層主管經常帶頭巡查,以表重視。
素養:(1)制訂服裝、儀容,工作證佩戴標準;(2)制訂共同遵守的有關規則、規定;(3)制訂禮儀守則;(4)教育訓練(新進人員強化5S教育、實踐經驗);(5)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(晨會、禮貌運動等)。